欢迎访问高唐县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
高唐县人民法院 http://lcgtfy.sdcourt.gov.cn
法律的底线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4年05月10日 | ||
法律的底线
法是一种规范,一种规则。知道规则的人,才会生活。法律是保障有序生活的底线,而教育在生活中起着素质代际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,若教育有缺失,不仅不能成为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,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健全的人。 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,去会女友,驾车撞倒张妙,发现张妙试图记下车牌号,便抽刃连刺8刀直至张妙丧命死亡。没有一点怜悯感,没有一点责任感!这个世界,让人意外惊骇的事情越多,给人的安全感就越少,和谐感与幸福感就越无从谈起。 药家鑫为什么会杀人?药家鑫杀人的原因,就是在慌乱之中,失去了理智。为什么会失去理智?那是因为他缺乏独立的思辨能力。在遇到突发事件以后,他不明白怎么做是好的,怎么做是对的,怎么做对于自己和别人的伤害是最轻的,他不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,在受害人记录车牌号码的刺激之下,在头脑一片空白的情况下,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就杀了人。这是药家鑫杀人的原因。所以,我们可以认定,药家鑫他并非是个坏到杀人的人,而是一个“缺乏处理突发事件能力”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”的人。那么,为什么他会是一个“缺乏独立思考能力”的人呢? 一、从家庭角度上说,现在城市里都是独生子女,子女几乎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,至少是大部分,再怎么溺爱和期待,都是不为过的。这样,家庭就不可避免的阻碍了独生子女对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。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地方看出,当年造成独生子女的某个政策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。 第二、从教育角度来说,我们都知道,现在中国式教育的错误,尤其是一路走来的80后,深知其痛苦,除了学习就是学习,真正到了社会上,这些学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没有用的。而真正有用的东西呢,都没学。这个有用的东西,就是独立的思考能力。在国外的学校,这是被要求重点培养的。就打这样一个比方吧,如果在中国,一位学生在课间坐在座位上写作业,那老师会称赞他好学,但是在国外,老师如果发现这个现象,马上叫家长来:你的孩子有问题!为什么?因为孩子是在“玩”的过程中,发现和培养兴趣、增加自己与他人的交流能力的,这就是培养思考能力。所以,我们的教育,无法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,是杀死药家鑫的第二把利刃。 第三、我们的社会在此过程中,也没起到好的作用。教育和家庭无法正确的培养孩子成长,社会制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由于我们的教改以及社会经济中过于残酷的从业竞争,使得学校和家长在明明知道教育方式错误的前提下,也不得不继续让孩子死读书、练钢琴。因为如果不在这些方面领先其他的孩子,极有可能在就业的门槛上被淘汰掉。这叫做明知不可违而必须为之。 药家鑫的悲剧,其实是我们整个社会出现恶性循环而产生的悲剧。 所谓国有国法,药家鑫被依法论处,可以说没有什么问题。张妙的命,得有人抵。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,其实药家鑫也不是十恶不赦之徒,在他的成长中,应该被家庭、学校、社会所培养起来却最终没有被培养起来的“独立思考能力”,这个责任,应该怎么算? 直到现在,我们还是能看到独生子女所带来的弊端,还是能看到学校死读书的现象,还是在社会上看见文凭定就业的局面,我们看到的是对于药家鑫本身的口诛笔伐,而没有人从药家鑫身上看到社会问题并吸取教训,这是何等的悲哀。 “不可杀人”的禁忌能如此轻易冲破。其实,“不可杀人”的禁忌,不是如此轻易冲破的,而是一步一步突破底线,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。 “我爸是李刚”、“杀死一个20万”、“不就是赔几个钱嘛”,以及无以计数的此类案件,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突变;所有感受到的突变,都经历了状态或明或暗、时间或长或短的渐变积累。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 我们的教育不是把人培养成“社会机器”,而是把人培养成有情感有技能的“社会人”。除了技能的培养之外,人格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,集中体现在道德和情感的培养,对孩子的培养应该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培养,是人格与能力并重的发展,两者缺一不可。最后我们可以以这样一则事例,来领会教育的真谛: 英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的话:英国的教科书说英国最伟大,法国的教科书说法国最伟大,应该让学生读到这两种教科书。有人反驳道:那学生到底信谁呢?这位教育家回答说:学生不信谁了,教育便成功了。 在这位教育家看来,学生“不信谁”了,教育便成功了。当然,这里所指的“信”,是“迷信”的意思,“不信谁”,就是不迷信别人,不迷信书本,不迷信权威,让学生不断增强分析能力、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,让学生越来越相信自己,越来越懂得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世界,用自己的心灵来感知世界,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世界,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所在。
(执行局 韩玉娟)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
|
||
地址:聊城市高唐县政通路1号 电话:06353902613 邮编:252800
版权所有:高唐县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、建立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