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2019年1月1日 星期一
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http://whhcqfy.sdcourt.gov.cn
因地制宜高效解纷,以人为本司法为民——威海市环翠区张村法庭创建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侧记 |
||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3年12月18日 | ||
来到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张村法庭见到庭长陈为良时,他正埋头处理手边的案件,简单寒暄之后便匆匆离开了。法庭干警告诉记者,法庭所辖的张村镇是威海市的“西展”区域,在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8名干警要为4500多家企业、12 万人口提供司法服务。 面对这个人少事多的“难题”,法庭干警们深刻领会“枫桥式人民法庭”内涵,创新内部审判运行机制、 发挥调解员解纷作用,推动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在基层。在陈为良的带领下,大家不断加快工作节奏。通过增强解纷质效来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已成为大家的共识。 与法官同处一室,调解员工作更高效 在记者了解情况时,刚刚离开的陈为良带着一名调解员快步走进办公室并介绍:“这位是张村法庭调解员姜炳丽,在张村法庭,我们十分重视诉前调解工作,可由她先介绍一下工作……”说罢,便又匆匆离开处理案件去了。 姜炳丽笑着说,陈庭长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、雷厉风行的人,在他的带动下,全庭干警的工作效率很高。随后,姜炳丽拿出一张调解记录表,上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纠纷调处进度。“ 今年以来,张村法庭已成功调解民事纠纷案件456起。”姜炳丽一边解释着记录表上的内容,一边介绍着张村法庭的调解工作:“诉前调解‘四两拨千斤’的好处众所周知,法庭把这项工作抓得很细,在这里,法官、法官助理、调解员都在一间办公室内办公,遇到任何疑难问题都能快速沟通,很多案子因为沟通调解到位,很快便‘案结事了’了。” 随后,记者在调解室内碰到了几位来法院办事的群众。 “这笔钱拖欠了10年,我起诉的时候也没抱太大希望,真没想到钱居然要回来了!”拿回了拖欠已久的6万多元货款,环翠区的丛女士表示自己既满意又意外。意外的是,她没想到通过诉前调解程序解决纠纷不仅速度快,还不用交诉讼费。 “调解员非常专业,我们的案子很快就调解成功了,相比诉讼程序既省时又省钱,双方都非常满意!”环翠区一家休闲场所的负责人对调解过程也深有感触。因为和供货商的合同纠纷,他向法院提起诉讼,对诉讼流程和诉讼风险一知半解的他,在法官的指导和调解员的帮助下决定开始调解,最终,他与另一方当事人放下了心中芥蒂,顺利达成了调解协议。 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。”在这里,记者不仅感受到了群众的满意度,也感受到了法庭干警在工作上“拧紧发条”的紧迫感。 创新引领工作,完善司法服务机制 过了半个多小时,处理完案件的陈为良回来了。他匆匆进门,然后迅速拉了把椅子在我们对面坐下,在了解完姜炳丽介绍的内容后,便迅速进行了补充。 从动作到语言都能看出这是位十分注重“ 效率” 的庭长。“法律给予的是公平正义,且应该是‘及时’的公平正义。为此,张村法庭以‘创新’ 为引领,向司法服务的机制和流程要质效。”陈为良说道。 在谈到创新工作方式时,陈为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:在张村辖区内的12万人口中,流动人口占比超过60% ,又因为这里聚集了许多日韩企业,因此在这些流动人口中,外国人的占比也相对较高。 “平时调解中常用的方法,比如通过乡规民约,或者熟人间的沟通来帮助调解,在面对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地方就收效甚微了,为此,我们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并结合办案经验发现,对于他们,公平、 公正、公开的释法比明理更有效……” 如陈为良所说,为解决实际问题,张村法庭因地制宜创造了不少新举措。一方面,创新推进法庭功能优化升级,结合乡镇群众距离中心城区较远、参与诉讼不便的实际问题,建立了集诉讼咨询、网上立案、纠纷调解为一体的诉讼服务站,为当事人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一站式诉讼服务,不断减轻群众诉累、优化诉讼体验;另一方面,创新实施“异步审理”工作机制,对于参与同步庭审确有困难的当事人,在符合法律要求的情况下,采用非同步方式开展调解、证据交换、调查询问、庭审等诉讼活动,当事人可在一定期限内自主选择合适时间完成相应诉讼事项,这样既方便了当事人参与庭审,也便于法官同时期推进多起案件,一举两得。 “一个好汉三个帮”,张村法庭还构建了由一名法官、一名法官助理、一名书记员和两名人民调解员组成的“1+1+1+2模式”快审团队,构建起诉前联动调解、诉中简案快审的简易纠纷快速化解机制,通过“调审结合”,为纠纷化解加油提速。 今年以来,张村法庭已妥善调处各类案件一千余起,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% 。 对症下药,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张村镇拥有4500 多家企业,其中有78家规模以上企业。如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保障辖区企业健康、稳定发展,是法庭的一项重点工作。 “在政府和法院的帮助下,纠结了20多年的老问题终于解决了,我们总算了结了一桩心事!”数月前,当张村镇一家上市公司从张村法庭拿到判决书时,公司负责人长舒了一口气。 “这起案件时间跨度长达20年,又历经机构改革、关联公司破产等各种问题,相关证据搜集起来非常困难。”陈为良介绍。为准确查明事实,实质性化解纠纷,张村法庭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作用,与张村镇政府反复沟通联动细节。最终,通过法庭出面调取查证相关证据、地方政府积极参与,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得以妥善解决。 类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担当的案例在张村法庭屡见不鲜。经济稳步发展的过程中,买卖合同纠纷、知识产权纠纷等涉企纠纷成为张村法庭受理较多的纠纷类型。 为高效服务经济发展,张村法庭成立了买卖合同纠纷及知识产权纠纷专审团队,围绕辖区中心工作和群众司法需求,打造专业化的商事法庭品牌。在法庭内,不断完善专业化的商事审判机制,优化质效管理方式,通过内部挖潜促进审判质效提升;在法庭外,积极参与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,从专业角度为辖区党委政府提供法律建议、风险提示等等。正因如此,才让许多矛盾纠纷在爆发前就得到了专业的解纷指导,及时有效维护了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。 陈为良说:“在创建‘枫桥式人民法庭’的过程中,张村法庭注重凝聚合力,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印发知识产权司法协同保护方案,围绕打击侵权行为、加强非诉解纷等方面出台了10项举措,构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技术调查官机制。和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,促进基层治理从‘化诉止争’向‘少讼无讼’转变。让矛盾化解在基层、冲突消弭在一线,将司法为民的铮铮誓言落实在张村法庭扎实前行的每一步上。 ” |
||
|
||
【关闭】 | ||
|
||
版权所有: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:鲁ICP备13032396号
地址: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纪念路东首 电话:12368 邮编:264200
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、建立镜像